土族簡介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05 16:58:31        文章來源:        瀏覽:次

土族自稱“蒙古勒”或“蒙古勒 孔”,意為蒙古人,當他們只有與蒙古族相遇時就自稱為“其汗蒙古勒”,意為白蒙古,稱蒙古族為“哈喇蒙古勒”,意為黑蒙古,這種自稱反映了土族與蒙古族的密切關(guān)系。漢族、回族稱土族為“土人”、“土民”,藏族稱土族為“霍爾”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人民政府經(jīng)過民族識別定族名為“土族”。

土族是我國古老民族之一,主要居住在青海、甘肅兩省。據(jù)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,當時全國土族24.12萬人,其中青海省19.95萬人,主要居住在互助土族自治縣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、樂都縣、同仁縣,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、西寧市;有4萬余人居住在甘肅省的天祝藏族自治縣、永登縣、卓尼縣等地。互助縣是全國土族居住最集中、人口最多的縣份。

土族族源尚無定論,自20世紀30年代起,國內(nèi)外熱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專家、學者對土族族源進行了大量的調(diào)查研究,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學術(shù)觀點。截止目前基本趨于兩種觀點:一種觀點認為古代鮮卑慕容部吐谷渾人于公元4世紀初至7世紀中葉在青海一帶建立的吐谷渾汗國被吐蕃所滅后,其國人之大部分被吐蕃同化吸收,一部分隨其王室東遷歸唐,還有一部分在祁連山東段南麓一帶繁衍生息下來,到蒙元時期蒙古人進入該地區(qū),與這部分人通婚繁衍并吸收漢、藏等民族成份而形成為土族。另一種觀點認為土族是以蒙元時期入居河湟地區(qū)的蒙古人為主,吸收漢、藏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再生的一個民族,因而他們自然而然地自稱為“蒙古勒”。綜合上述觀點,現(xiàn)在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:土族是以鮮卑慕容部吐谷渾人為源,以不同歷史時期融入的蒙古人為重要補充,并吸收漢、藏等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。

土族在互助縣主要居住在威遠、東溝、東山、丹麻、五十、松多、臺子、紅崖子溝、加定、東和、五峰、林川等鄉(xiāng)(鎮(zhèn)),主要從事農(nóng)業(yè),兼營畜牧業(yè)等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土族人民也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,越來越多地加入到經(jīng)商、務(wù)工的行列,遍布全國各地。

激情综合五月,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,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,激情 小说 亚洲 图片 伦 舒兰市| 县级市| 桂阳县| 安仁县| 台南县| 安康市| 莎车县| 石林| 万源市| 泰宁县| 郓城县| 平顺县| 山阳县| 定边县| 榆林市| 开化县| 平顶山市| 绥中县| 昔阳县| 灵寿县| 余姚市| 广州市| 霍林郭勒市| 新泰市| 宁晋县| 确山县| 双江| 育儿| 定远县| 鹤壁市| 绥阳县| 曲松县| 开阳县| 嘉祥县| 沈阳市| 万盛区| 西贡区| 民权县| 麻栗坡县| 鸡西市| 英德市|